乐鱼app近日举行的江门市金融扶持建筑业对接会暨金融产品发布会,引发全城关注,收获众多好评。
大会发布了2022—2023年度江门建筑业4家龙头施工企业和46家倍增种子施工企业名单。这50家企业将得到江门的重点培养和扶持,3年内共可获1000亿元银行授信,更有多元金融产品支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江门举办此次大会,正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积极作用的重要一步棋。
在笔者看来,大会发布的系列扶持措施和金融产品振奋人心、提振信心,更呈现出三大特点:稳,准,实。
稳,在于政银企三方联动,聚合力并进共赢;准,在于急企业之所急,解行业之所困;实,在于服务有心,支撑有力。
金融赋能发展,行业翻开新篇。在金融力量的加持下,江门建筑业有望迎来新的机遇、打开新的思路、开拓新的航向,为江门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回首大会,不难发现,政府高位部署、银行金融支持、企业建圈强链,三者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撑框架,有望为江门建筑业发展带来强大而长久的推动力。
江门是建筑之乡,建筑业是江门的传统支柱产业。多年来,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培育、乐鱼app重点扶持、改革创新、人才兴业等“组合拳”推动了江门建筑业质效并提。2022年江门市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建筑企业资质升级,补强交通、水利行业资质,壮大国资建筑企业,力争建筑业总产值达450亿元。
江门市金融扶持建筑业对接会暨金融产品发布会上,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江门市金融工作局与各银行机构进行全面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未来将以全面深入的政银合作切实帮助江门建筑业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这是江门市委、市政府和相关政府部门推动建筑业企业与金融机构精准对接的又一次主动出击,折射出江门重视建筑业发展氛围的不断升温。
大会上,工商银行江门分行、农业银行江门分行、中国银行江门分行、建设银行江门市分行、江门农商银行5家银行机构共同宣布,将在3年内为名单中的50家建筑业施工企业提供1000亿元的总授信额度,每家银行综合授信额度200亿元。这些“真金白银”,既体现了金融界对江门建筑业发展的信心,也彰显了其为江门建筑业纾困解愁的决心。
产业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引领带动。大会上公布的江门市建筑业4家龙头施工企业和46家倍增种子施工企业名单,正是根据企业综合实力评选得出。对产业链中龙头骨干重点培育,则是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手段。
有为政府积极作为、金融活水源源不断、企业抱团做强做大,三者汇聚成激发产业活力的强大动力,让产业发展真正享受到“真金白银”的红利。
要发挥好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和支持作用,就要聚焦靶心、对症下药。千亿金融活水,各类金融产品,不是噱头,而是以企业需求为核心导向的“及时雨”。
“建筑行业属于轻资产行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融资难成为制约建筑企业发展的瓶颈。对于建筑企业来说,稳定的资金供给非常重要。”广东建邦兴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庭佳的一番话,道出不少建筑业企业的现状。
在建筑行业,施工企业往往位居整体供应链条的中下游,较长、支付压力相对集中等问题都令企业“一个头两个大”。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造成企业资金流动受限,甚至带来较大的负债经营压力。疫情更是为建筑业带来冲击,许多优质企业面临项目周期变长、流动性转差等问题。
应对种种严峻挑战,“良方妙药”在何处?“毫无疑问,金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金融赋能建筑业,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乐鱼app已成共识。乐鱼app”江门市建筑业协会会长刘国熙说。
早前,针对江门市建筑业龙头及种子倍增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渠道单一等突出问题,江门住建部门推动金融机构,运用建行“民工惠”、农行“链接贷”、农商行“供应链金融”、中行、工行“信用贷”等金融工具,优先支持耀南、聚源、创融等白名单内核心“链主”企业,在省、市各重大项目上初见成效。
“实践证明,通过金融赋能,将‘金融活水’引流至核心企业链条上的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有效增强了建筑业竞争力。金融的稳链、保链、强链作用明显。”刘国熙提到,此次对接会正是为了进一步帮助江门市建筑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谋求金融与建筑业共赢发展,助力江门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千亿金融活水,汇聚成企业发展的“强心剂”。“借助各大银行的授信,企业能在融资上解压减负,获得更多发展空间。”广东金辉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周锡峰说。
急企业之所急,乐鱼app解行业之所困,为企业解决最现实、最直接的困难。无疑,江门做到了对症施策、精准施策。
结合江门建筑业发展实际,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江门市金融工作局积极对接各大银行机构,重点针对江门建筑业龙头企业、倍增种子企业和信用A级企业,通过直接授信、凭工程施工合同和施工许可证向开户银行申请贷款、乐鱼app场景化融资等措施,研究出台多维度扶持江门建筑业发展的特色金融产品。
具体来看,工商银行江门分行推出的“工筑融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建筑企业配套灵活、可循环的综合授信额度,满足项目不同实施环节的各类融资需求,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智慧工地管理、代发工资与“新市民”储蓄卡等服务。
农业银行江门分行推出的乡村振兴建设贷,贷款金额在1000万元以下可采用信用方式追加《建设施工合同》项下预期应收账款质押担保,无需抵押物。其固定资产贷款额度可达项目总投资的80%,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单笔可达2亿元,且执行市场优惠利率,可低至同期LPR。
笔者留意到,中国银行江门分行针对建筑业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实际用款需求,开发包括普通贷款、线上融资、供应链融资、贸易融资保函等全链条产品体系。
再来看建设银行江门分行为建筑业企业提供的“民工惠”贷款,它可用于发放工人工资,解决建筑企业工资发放的资金源头问题,将工资精准发放至农民工的账户上,为政府根治欠薪工作引入新的模式。
而江门农商银行推出“筑企贷”,则包括总包融资、分包融资、日常经营融资、线上短期融资四种模式,产品覆盖建筑业企业日常营运、工程总包、工程分包等方面的融资需求。
举措实不实,企业最有发言权。“各家银行机构针对每家施工企业,做了针对性的设计,提供了贴心的金融产品,特别符合我们资金的使用特性。”广东聚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刘晓斌的这番话,也是不少企业负责人的心声。
有了这些金融资源的支撑,广东鸿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伍云洲已经计划好,未来将积极探索既符合装配式建筑发展又可以开拓市场的新路径,研究探索“智能建造”与绿色建筑发展新模式。